News Center
腰椎管狭窄的病理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
  • 发布时间 :2020-12-10 09:59:53
  • 浏览量:
腰椎管狭窄是由于椎管的先天发育不全和/或后天各种因素(变性、外伤、失稳、畸形、新生物以致椎管本身矢状径狭窄)致使脊神经或马尾神经遭受刺激并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
腰椎管狭窄(Credit to Mayo Clinic)
目前对腰椎管狭窄的发病机理主要有三种理论:持续神经压迫导致的微血管改变;直接压迫造成的神经损伤;炎症性生化介导的神经根刺激。

文献报道腰椎管狭窄神经性跛行的情况发生率在62%至96%之间。 患者主要抱怨腿痛而不是腰痛,其实两者都很常见。下肢的神经性跛行症状可以含糊不清,但通常被描述为伸直腰背部时出现活动性弥漫性疼痛,烧灼感,麻木或沉重。 腰椎屈曲,后部结构的牵拉长增大了椎管容积及椎间孔的空间,减轻了脊髓鞘膜囊的压迫使症状缓解。最典型的例子是管狭窄患者在行走时俯身在购物推车上时会减轻下肢症状。

与神经性跛行相反,血管性跛行表现为下肢功能性疼痛,这种疼痛会因体力活动而加重且与身体姿势无关。 
 

在治疗上,对于无外乎还是先从保守治疗开始,然后就是微创和手术治疗。治疗的主要目标应该放在恢复患者生活能力上,对于保守治疗可以从简单的拉伸锻炼、运动疗法,物理因子治疗,到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多学科的综合治疗可能更好。

影像引导的微创介入治疗,包括硬膜外类固醇注射或单纯的阻滞术,在一定程度上也许能够降低患者的手术几率。对那些神经症状明显,如出现肌无力、二便习惯有显著改变的椎管狭窄患者进行椎管充分的减压,同时要保持脊椎的稳定性。